果园生草一大好,有机物质增加了,
土壤结构得改善,地下肥力能提高;
果园生草二大好,疏松土壤透气了,
土层生态得优化,根腐病虫可减少;
果园生草三大好,土壤水分蒸发少,
保护墒情养根系,抗旱能力得提高;
果园生草四大好,草被能把地温调,
春季地表升温快,炎夏降温树不燥;
果园生草五大好,水滋根系土不跑,
涵养水量保肥力,固土稳把幼苗保;
果园生草六大好,园中病虫减少了,
有益天敌得保护,害虫吃草啃树少;
果园生草七大好,纳水纳肥库容高,
有机物质能分解,果树生长连年好;
果园生草八大好,固压表土刮不掉,
人人果园都生草,减少发生沙尘暴;
果园生草九大好,能把园中气候调,
生长环境舒适了,连年丰产效益高;
果园生草十大好,不用费力去锄草,
轻松潇洒把园管,省工省钱又高效。
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实行全园或行间种植优良的多年生牧草,这是目前世界各国果园土壤管理的主要方式。国外果树生产先进国家实施生草占果园总面积的70%-95%,而在我国果园土壤管理仍以清耕和间作方式为主,成为与世界果树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之一。随着市场和消费者对果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,以及农家肥源减少、水资源匮乏和劳动力成本过高等,我国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。近年来国内果园生草大量示范证明,果园生草不仅适于欧美和日本,同样也适于我国。
一、生草的作用
草能肥地的道理,可通过森林土壤肥力高的事实得到证明。果园生草的效应可归纳如下:
1、能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。草根在土壤中盘根错节,固土能力强。
2、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。生草条件下的土壤团粒结构发育良好。
3、是调节土壤湿度,提高水分利用率。生草后春季土壤含水量可增加2%,而雨季又通过草可吸收并蒸发水分,增强土壤的排涝能力。
4、可有效提高土壤营养元素的利用率。草对氮、磷、铁、钙、锌、硼等元素有较强的吸收能力,通过草的转化,可由不可吸收态变成可吸收态,如白三叶草根系有较强有固氮能力。据测算,种植白三叶草,一年每亩可使土壤增加氮素量相当于15千克尿素。
5、能调节和稳定土壤温度。生草覆盖可使果园土壤温度变幅小,即冬季封冻迟,冻土层浅;春季解冻早,盛夏土壤温度不致过高,有利于根系生长、活动并延长时期。
6、是营造果园小气候,有利于生产无公害、优质绿色果品。果园生草后,湿度增加,温差加大,十分有利于光合生产和有机营养积累,新梢停长早,易成花,果实上色早而快,含糖高,风味浓。
7、能促使果树害虫天敌种群数量增加。可显著减少农药投入量,降低农药残留,有利环境保护。
8、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,便于果园田间作业。生草成坪后可抑制杂草生长,大大减少除草用工;生草的果园管理作业方便,不受天雨影响,不误农时季节。
生草分为自然生草制、人工种草制。自然生草制是在果园行间、株间,任其自然生草,利用活的草层进行覆盖,再清除恶性草(直立生长、茎秆易木质化的草,如灰条等),人为调节生草量及其高度来控制树体生长,土壤长年不耕翻。而人工种草制则是在果园行间、株间等空闲地带,人工播种适宜本地草种,维持多年后进行翻压,使地下草、地下根全部腐烂肥田,融果园施肥、生物覆盖、改善树体生长环境、提高果实品质及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一体,省工省钱、简便易行。
生草方面,人工种草制与自然生草制各有利弊。自然生草制具有产草量大,草种资源丰富,能缓慢增加土壤有机质,增强土壤通透性等优点,缺点是产草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,草的密度及覆盖率较低,而且多数为禾本科,容易出现与果树“争氮”现象,常使果树叶黄枝弱,需要适时适量补充氮肥。人工种草制的优点有:第一、草的繁育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到种子采收,都有一系列科学的规范措施,因而产草多,速度快;第二、种草所选育的优良草种均具有生长速度快、匍匐生长耐踩踏;第三、所选草种多为禾本类、豆科及十字花科等,它们相互弥补,可快速增加土壤有机质及矿物质营养,一般情况不需补肥或少量增施磷钾肥即可。
二、自然生草
果园的野草种类很多,如马唐、虱子草、虎尾草、狗尾巴草、车前草、蒲公英、荠菜、马齿苋、野苜蓿等,都可以利用。根据草种的选育原则,我们将草种分为良性草、恶性草两种。
自然生草园一般要求除埝边、路边外,四季全园生草。一般情况下春草及早拔除。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割草2~6次,并将割下的草覆盖树盘。自然生草果园一般3~10年不耕翻。
自然生草园一般春季进行人工拔除恶性草,连续2~4次,这样可在恶性草尚未对果树形成危害前就被消灭;同时为良性草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。在果树萌芽、开花、展叶时,需要肥水较多时,此时尽量控制草的生长,以保证土壤中的水份、有机质优先满足于果树生长需要。
三、人工种草
一般说来,年降水量600毫米上下的果区都可实施果园生草。草种选择应具备的条件是:较低矮,高度宜在30-50厘米;根系以须根为主,长度在20厘米以内;产草量要大,覆盖率要高;没有与果树共同的病虫害;地面覆盖期长,而旺长期较短;耐阴,耐践踏,易恢复;生草容易,管理省工。
果园生草可以是单一种类,也可以是两种或多种草混种,生产中以单一种类为主。
四、果园生草方法
果园生草后要加强管理,管理技术到位,才能发挥果园生草的综合效益,达到果园生草的目的。
果园主要采用直播生草法,即在果园行间直播草种子。这种方法简单易行,但用种量大,而且在草的幼苗期要人工除去杂草,用工量较大。土地平坦、土壤墒情好的果园,适宜用直播法,分为秋播和春播,春播在3—4月份播种,秋播在9月份播种,直播法的技术要求为:进行较细致的整地,然后灌水,墒情适宜时播种。可采用沟播或撒播,沟播先开沟,播种覆土;撒播先播种,然后均匀在种子上面撒一层干土。出苗后及时去除杂草,此方法比较费工。通常采用在播种前进行除草剂处理,选用在土壤中降解快的和广谱性的种类,如白草枯在潮湿的土壤中10—15天即失效,就可以播种了。也可播种前先灌溉,诱杂草出土后施用除草剂,过一定时间再播种。也可采用苗床集中先育苗后移栽的方法。采用穴栽方法,每穴3—5株,穴距15—40公分,豆科草穴距可大些,禾本科穴距可小些,栽后及时灌水。为控制杂草通常也是采用预先在土壤中施用除草剂,除草剂有效期过后再栽生草的幼苗。
果园生草通常采用行间生草,果树行间的生草带的宽度应以果树株行距和树龄而定,幼龄果园行距大生草带可宽些,成龄果园行距小生草带可窄些。果园以白三叶和早熟禾混种效果最好。全园生草应选择耐荫性能好的草种类。
出苗后,根据墒情及时灌水,随水施些氮肥,及时去除杂草,特别是注意及时去除那些容易长高大的杂草。有断垄和缺株时要注意及时补苗。
生草长起来覆盖地面后,根据生长情况,及时刈割,一个生长季刈割2—4次,草生长快的刈割次数多,反之则少。草的刈割管理不仅是控制草的高度,而且还有促进草的分蘖和分枝,提高覆盖率和增加产草量,割下的草覆盖树盘。刈割的时间,由草的高度来定,一般草长到30cm以上刈割。草留茬高度应根据草的更新的最低高度,与草的种类有关,一般禾本科草要保住生长点 (心叶以下);而豆科草要保住茎的1—2节。有些茎节着地生根的草,更容易生根。草的刈割采用专用割草机。秋季长起来的草,不再刈割,冬季留茬覆盖。
苗期注意管理,草长大后更要加强管理,草要想长得好一定要施肥,有条件的果园要灌水,一般追施氮肥,特别是在生长季前期。生草地施肥水,一般刈割后较好,或随果树一同进行肥水管理。
五、果园生草应注意的问题
1、预防鼠害和火灾,禁止放牧。特别是冬春季,应注意鼠害,鼠类等啮齿动物啃食果树树干。可采用秋后果园树干涂白或包扎塑料薄膜预防鼠害,冬季和早春注意防火。 果园应禁止放牧以保护草的生长。
2、果园秋施基肥。随土壤肥力提高可逐渐减少施肥。在树下施基肥可在非生草带内施用。实行全园覆盖的果园,可采用铁锹翻起带草的土,施人肥料后,再将带草土放回原处压实的办法。
3、合理灌溉。生草果园最好实行滴灌、微喷灌、沟灌的灌溉措施,防止大水漫灌。果园喷药,应尽力避开草,以便保护草中的天敌。
4、注意清园。刮树皮、剪病枝叶,应及时收拾干净,不要遗留在草中。
5、草的更新。一般情况下果园生草5年后,草逐渐老化,要及时翻压,使土地休闲1—2年后再重新播草。也有的地区采用使用除草剂和地膜覆盖的方法进行草的更新。